鑄造行業利潤有多少?
利潤最高為30%左右,但是從2021年以來,鑄造行業承壓,行業企業普遍業績下滑,利潤下降到20%左右。鑄造行業按工藝類別可分為砂型鑄造、精密鑄造、壓鑄等。目前精密組芯的砂型鑄造工藝研發及應用,前景不錯,該工藝適合于內腔結構復雜、工藝難度大、精密度高的鑄件產品生產。
鑄選行業是比較特殊的機械制造行業,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谶@一點,鑄造行業的利潤一般是比較高的,只要有訂單,就一定有利潤。有些產品利潤高達50%。當然要看具體情況而定啦。因為鑄造行業也是很辛苦的行業,而且訂單一般也不是很多的。
鑄造行業的利潤不高,工作辛苦,產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所以利潤不高!大約在10%---20%
沿海產業基地發展前景?
基礎設施完備、產業基礎扎實、與母城 “零距離”、與港口聯通——區位和要素配置優勢明顯的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以下簡稱“產業基地”),是營口市項目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之一。
春節剛過,營口市召開大會,強化“項目為王”理念,定位定向、部署動員。產業基地聞令而動,接續圍繞審批、服務、監管、生態環境等環節進行優化提升。
按照營口市委、市政府部署,今年產業基地將圍繞工業鋁精深加工、精細化工、先進裝備制造及倉儲物流等領域開工建設項目90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9億元,在城市的振興發展中擔當作為。
圍繞港產城融合抓招商上項目
產業基地與營口港有高速公路和興建中的地方鐵路與港口直接聯通,受港口輻射、拉動效應明顯。在營口“以港促產、以產興城”的大格局中,產業基地緊緊圍繞“港產城”融合發展抓項目建設。
經過多年來的把脈梳理和發展積淀,產業基地秉承“環境友好、潛力無限、創新體制、綠色發展”的理念,圍繞精細化工、先進裝備制造、海洋產業及倉儲物流四大產業板塊,形成“工業鋁精深加工、先進裝備制造、精細化工”三大產業集群,著力構建農化、工業鋁、海洋食品、大宗物資四大交易平臺。
工業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以忠旺鋁業為依托,重點發展高性能鋁型材,航空航天用鋁板材,軌道交通高鐵、動車、地鐵枕梁,高鐵車廂,輕量化整車車廂,鋁制汽車零部件等產品,打造千億級工業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
在營口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營口忠旺產業園系列項目快速推進,已完成投資超300億元,60萬噸工業鋁擠壓材項目、120萬噸鋁板帶箔等項目陸續實現投產,形成設備先進、工藝技術領先的工業鋁及深加工全產業鏈條的研發、制造生產基地,未來有望打造成東北地區乃至全國規模最大的高端工業鋁材及精深加工制造基地。
去年,主板上市企業“金辰機械”利好頻傳。公司在國內一家新能源企業組織的“8GW高效PERC太陽能電池生產項目”電注入設備招標中順利中標,還成功申報了1項省內重大科技項目,實現1個智能制造項目落地建設。
這一產業基地是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的龍頭企業,已投資建設Q4系列光伏組件高效自動化生產線、光伏電池片自動化移栽系統、高效TOPCON電池和異質結(HJT)電池用關鍵工藝裝備(PECVD)等項目,其PECVD產品預計可將光伏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從目前的22.5%提高到24%以上,實現進口設備由國產替代,解決高端裝備制造技術“卡脖子”問題。
石鋼京誠裝備技術有限公司同樣具有行業領先優勢。這家重型裝備制造企業具備從鑄造、鍛造、焊接、熱處理到機械加工、裝配、檢測計量等配套齊全的先進手段和能力,是目前國內同行業能力和等級最高的熱加工企業之一。
去年,產業基地開復工千萬元以上項目9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7個,兩項數據同比均有增加。這一進程中,產業基地突出產業鏈招商,引進“補鏈”“延鏈”“強鏈”項目。
鋁產業重點引進中下游優質企業和高端產品項目,以忠旺集團為紐帶,重點洽談高精鋁和高強度、大斷面軌道交通型材、汽車材料、集裝箱鋁型材、航空航天型材、冷擠壓裝備、模具、汽車輪轂等工業鋁深加工產業上下游項目,如忠旺配套企業遼寧忠信合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在精細化工領域,突出精細化、特色化、綠色化特點,重點推進金瑞泰化工、達源化工等項目的簽約落地。作為德國福斯集團在中國的兩大生產基地之一,營口福斯公司年產值近20億元,去年簽約的投資1.2億元二期項目正有序推進。
強化創新驅動提升基地承載力
營口市西市區是老城區,空間局促,動力不足。產業基地是省級園區,有土地有配套,曾因內部機構和職能“五臟俱全”,其用在項目建設上的精力常被事務性工作所累。
經過與西市區深度整合,產業基地裁撤非必要部門,輕裝上陣謀“主業”。作為園區,產業基地抓項目的主陣地意識不斷強化,園區承載項目能力不斷提高。
產業基地經過十余年開發建設逐漸壯大,累計引進企業1300余家,開工建設項目近700個,去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占營口市近28%,各項經濟指標居省級開發區前列。
在昔日的鹽堿荒灘上,一個工業化與城市化互動并進的國際化新城區,從宏偉藍圖變成了現實。沿海產業基地積極承接營口主城區南擴,力求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代表營口現代城市建設的水平。
如今,產業基地與營口老城區已實現深度“融城”。 產業基地先后引進五礦、綠城等國內知名房地產企業,開發的住宅地產項目多是大手筆的精品力作,商品房銷售面積數據連年攀升。隨著營口市政府、公檢法、市民服務中心等機關單位的相繼入駐,奧體中心等文體場館、營口理工學院等教育機構、五礦豪生等星級酒店、郵儲銀行營口市支行等金融機構以及營口市果蔬水產貿易物流中心等服務業項目的建成并投入使用,產業基地現代化濱海生態新城區建設蓬勃發展。
“承載力”中,產學研協同能力越發重要。去年,產業基地管委會分別與大連理工大學營口研究院、營口理工學院等高校簽訂合作共建協議。政府聯合高校、院所,集中力量做好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智庫、實驗室中心等項目,打造培訓基地、實習基地、教育教學學術會議活動等一體化培訓中心,加快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打通校、地、企合作通道,讓企業成為創新大戲的“領銜主演”。
產業基地積極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服務賦能平臺等,建立科技大市場,有效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科技、管理、法律等一系列的瓶頸問題。圍繞醫療、教育、住房、交通等民生領域事項持續發力,生態新城區建設正在開啟老營口人和新營口人的新生活,讓企業、人才在園區投資興業更加便捷舒適。
同時,產業基地以“數據驅動產業、智慧引領未來”為核心理念,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慧應用為支撐,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布局,按照“點線面相結合”的思路建設智慧園區,正在積極推進園區社會智能化管理,為園區企業和居民服務。
樹立系統思維打造更優環境
去年9月至年底,按照省委、省政府強力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要求,產業基地開展“一網通辦百日攻堅戰”,加速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廳上網”,按照“應進必進”原則,推動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用線下的集中推動線上的整合。目前,園區認領的 144 項主項業務全部實現網上辦結,“一網通辦”可辦率達100%。
優化審批流程方面,去年11月以來,產業基地實現將所有政務服務事項法定辦事時限壓縮80%、辦事環節即辦件不超兩個環節、承諾件不超3個環節、園區審批事項全程網辦率達80%、企業辦事“最多跑一次”等目標要求。
產業基地管委會負責同志表示:“優化審批體系,必須突出系統思維,統籌優化審批各環節、全周期,才能實現服務流程的最優解?!币磺袨榱恕昂啞焙汀翱臁?,輕事前審批、重事后監管和服務,報建審批最快以小時計,讓企業無后顧之憂。
遵循系統思維,產業基地積極推廣電子證照、票、章應用,推進“證照分離”全覆蓋,實現商事登記“零成本、零障礙、全免費”。持續完善“項目管家”制度、建立“三級網格化 企業聯系員”服務機制,實施三級聯動網格化服務體系,為企業發展提供全周期服務。
與此同時,產業基地持續加強監管體系建設,以法治的思維打造公平公正的監管體系,以 “放”產生活力和動力,以“管”營造公平和秩序。
在這樣的邏輯下,沿海產業基地管委會把構建完善的監管體系作為營商環境建設的又一項重要內容來抓。為此,他們構建完善了“事前管標準、事中管達標、事后管信用”的監管體系,以政府“有為”營造放心投資、舒心經營的市場環境。持續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健全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體系,探索建立園區跨部門隨機抽查清單,構建綜合性監管機制,做到對守信者無事不擾、對失信者利劍高懸。
新型監管機制以信用監管為基礎。在對企業信用進行智慧綜合監管的同時,沿海產業基地還十分注重加強政府信用建設,堅持問題導向,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截至去年 10 月,園區多方籌集資金,實現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雙清零”。
項目方、企業在產業基地,不是一趟一趟跑,而是坐等服務專員上門。服務專員能夠堂堂正正地走進企業、走近企業家,不再限于“有什么給什么、要什么給什么”,而是助企業整合人才、資金、政策等方面資源。很多時候,出任服務專員的會是園區乃至市區兩級的主要領導,這對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營造親商安商氛圍起到引領作用,讓企業在園區“入主”而非“入駐”,真正成為園區的主人。